shzj 首页 行业动态 产业政策 查看内容
0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闵行园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闵府发〔2016〕54号

摘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精神,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闵行区关于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
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闵行园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布机构:上海市闵行区政府      时间:2016-09-18   
闵府发〔2016〕5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闵行园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已经2016年9月9日区人民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2016年9月13日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闵行园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精神,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闵行区关于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框架方案》,结合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闵行园(以下简称为“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实际,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条件
  (一)覆盖范围
  经上海市政府批准,2011年以来经过三轮扩区,目前张江高新区闵行园覆盖产业区块有7个

1.上海市莘庄工业区

2.向阳工业园区(经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审核认定为保留的工业区块,归并为莘庄工业区向阳工业园);

3.吴泾科技园(向阳南紫竹B块);

4.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闵行开发区,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5.闵行老工业基地(含发电装备基地和闵马制造基地);

6.马桥产业园

7.莘庄商务区

以上区块共44.49平方公里。鉴于市政府批复纳入漕河泾浦江园的航天产业基地实际由莘庄工业区管委会管辖,本次规划将该区块3.1平方公里也一并纳入。故本规划覆盖面积实际为47.59平方公里。


  (二)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闵行园主要产业区块充分发挥政策、区块、产业基础的优势,加快推进园区的“二次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创新创业资源不断优化和集聚,闵行开发区、莘庄工业区相继被认定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主要产业区块单位产出和税收在全市工业园区排名前列。

  1.应用技术机构发展加快。张江高新区闵行园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985高校,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相对活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企业研发机构的发展态势。现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外资研发机构15家,航天八院、中船重工集团下属研究院所1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为解决科技成果到产品的“中间带”等瓶颈,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区政府与上海交大先试先行、合作共建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建成一期项目交付使用,正在推进市场化机制运作。
  2.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闵行园取得了1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项,涌现出百万千瓦级核电四极水氢氢发电机、高效先进的超临界660MW级三缸四排汽空冷汽轮机、高效低能耗新型汽车空调等一批国家级自主创新成果。参与制定或承担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56项,拥有发明专利2134件。高端人才有效集聚,园区内现已集聚有中央“千人计划”人才25名、上海市“千人计划”人才10名。
  3.形成了多个优势产业集聚。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等大型国企为代表的重型装备产业集群,以思源电气、ABB、施耐德、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为代表的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产业集群,以三菱电梯、大金空调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产业集群,以上海航天设备总厂、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责任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闵行区作为全市第二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内已集聚了以上海恒瑞医药、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为代表的化学制药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强生(中国)医疗、东富龙、澳华光电、诺诚电气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以天伟生物、太阳生物、蓝怡科技等为代表的生物制剂产业,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为90亿元。
  4.优化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张江高新区闵行园紧邻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初步实现了“三区联动、融合发展”。 其中,莘闵园区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创业孵化服务,培育科技创业企业,至2015年底累计孵化科技创业企业超过250家。一大批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落户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地区,“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保贷联动”等金融服务创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
  2015年,张江高新区闵行园销售总收入 2300 亿元,增加值 579 亿元,净利润176 亿元,实缴税金161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5.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0.8%;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81件,占全区的20.2%;共8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占全区的90%。


  (三)存在问题
  1.产业创新资源相对不足。闵行园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同质化招商模式,优势产业在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和科技专业服务平台建设等产业创新功能配套方面投入不足;科技公共服务资源不多,缺乏功能性技术平台,产业领域内的协同创新机制还未有效建立。
  2.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升级。闵行园是以生产性实体企业为主,园区经济收入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过低,难以对先进制造业形成有力的支撑。制造业的产业能级和产业集聚度还不高,金融、保险、法律、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相关现代服务业有待发展,园区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3.产业区块开发主体多元。园区各区块主体多元,既有国家级开发区,又有街镇属开发园区,开发主体多元造成各产业区块产业发展未能有效统筹和联动,优势产业难以有效集聚和链式互动发展,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园区功能配套难以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与周边区域的产城融合度不高,无法形成良好的特色产业生态发展环境。
  4.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瓶颈。区域内土地资源瓶颈问题凸显,新增产业土地供应面临枯竭,企业后续拓展空间非常受限,可出让的土地储备不够;动迁成本等前期投入巨大,产业项目难以按期开工建设;镇属产业区块及老闵行工业基地等存量工业用地产出效率低下,土地的二次开发、容积率调整等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急需突破;制造业成本上升,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企业外迁现象加速,园区单位土地产出面临下行压力。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需求的不足,市场化初步改革、工业化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劳动力人口四重红利衰竭,使得经济发展步入减速的新常态。国内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使得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持续。上海正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张江示范区是全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闵行区按照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四梁八柱”要求,力争成为支撑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南部“引擎”
张江高新区闵行园既要根据张江示范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加快建设产业创新示范区推进特色功能集聚;又要作为闵行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征,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加强研究,整合资源,重点部署,紧紧把握“工业4.0”、移动互联网等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闵行园创新资源集聚、良好的区位、较好的产业基础及优质的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北部虹桥商务区的商务资源和产业辐射,为张江示范区做强做优先进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品牌和影响,按照市政府批复要求,“加大相关园区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创新创业环境优化、不断完善园区管理和服务,努力把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建设成为上海高端装备研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重要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并与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起打造成为科技创新活跃、科技产业发达和科技人才集聚的科技产业城”。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核心,以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创新创业环境为保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投资、文化等要素的良性互动,激发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和城区功能的融合发展,把张江高新区闵行园更紧密地融入到全国和全市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体系中,全面提升集聚、示范、辐射和带动能力,为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总体定位:作为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中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努力打造具备创新创业示范、产业创新引领、成果转化承载、研发机构集聚的张江高新区产业创新示范区。全面推进创新要素与产业要素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现、创新能力强劲、创新成效突出的国际新兴产业技术的策源地。
  (二)发展目标
  1.打造优势产业集聚
  (1)聚焦优势产业发展方向。重点聚焦以发电装备制造、船舶、民用航空发动机及航天设备制造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2)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聚焦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在智能电网、电站装备、汽车空调等细分行业领域内积极培育30家左右的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在国内外各类挂牌上市公司数量超过50家;优先培育100家创新型骨干企业,支持其在积极承接各级各类科技攻关项目,掌握产业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3)扶持中小微科技企业。聚焦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需求,着力孵化培育1000家左右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优质成长型科技企业,继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小巨人队伍,推动主导产业关键环节集聚,提高主导产业企业间的互动黏连性和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1)加强产业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源链,整合和集聚国内外的产业创新资源和要素,依托科研院所以及大企业现有的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拓展产业服务功能和创新支撑能力,建成能引领和支撑园区产业技术创新的功能性平台。
  (2)提高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在知识产权、科技融资、企业信用、科技中介等服务领域,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和市场,依靠专业团队和市场力量,建成满足产业创新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平台。
  (3)发展建设一批众创空间。聚焦优势产业链建设,引进和培育形态丰富、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优质创新创业机构和专业服务平台,吸引优势产业领域相关的创新创业团队和社会资本在闵行园内集聚,力争打造成张江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区。
  3.定量目标(详见下表)
  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发展目标

   指标    2015年    2020年
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的能力    1、万名从业人员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件)    110    165
   2、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2.1    2.8
   3、国家级研发机构数(个)    22    22
   4、万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个)    36    43
产业化和规模经济水平    5、企业总收入(亿元)    2300    3150
   6、增加值(亿元)    579    793
   7、税收(亿元)    160    214
   8、单位建成面积营收(亿元/平方公里)    71    99
   9、单位建成面积税收(亿元/平方公里)    5    6.74
   10、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16    21
   11、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万元/人)    35    48.74
   12、国家级产业服务机构数(个)    5    6
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13、出口额(亿美元)    40    48
   14、从业人员中归国留学人员和外籍常住人员占比(%)    1.37    1.38
   15、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18    18.5
   16、拥有国际有效专利数(件)    190    200
   17、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及研发中心(家)    20    25
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18、千名从业人员中拥有硕士(含)以上学历人数(位)    60    85


  四、重点任务
  (一)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积极鼓励企业将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集中。
  1.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
  继续发挥张江高新区闵行园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的优势,重点聚焦发展发电设备制造、船舶、民用航空发动机及航天设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先进重大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总包能力,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通过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向智能成套装备、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领域拓展,鼓励机电企业向智能装备产业升级,支持筹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行业的检验测试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数字化车间的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清洁高效煤电装备、燃气轮机、轨道交通装备、关键基础件、新能源汽车等优势装备;充分发挥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在航天、船舶等军工科技良好的创新资源和技术优势,促进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成为全市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2.积极壮大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
  进一步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内的重点企业和关联企业,重点支持在抗体药物、新型疫苗、血液制品、创新化学药物等发展新型生物医药的研发,鼓励发展移动医疗终端研发、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服务等研发设计,发展重大疾病防治和改善民生的生物技术药物、诊断试剂、新型制剂等创新药物的生产研发,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生产到研发的加速升级。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高性能精细化工材料、膜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化,提升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等第三产业
  根据园区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生产方式智能化问题,重点布局和发展研发设计、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生产性服务为核心,配合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在感知网络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集成制造技术等方面创新实践,提升完善的智能化制造体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产品研发、更新、设计、生产装备、生产流程、产品检测、产品销售和流通等环节的改造和升级,使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以制造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急剧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育节能环保、成果转化、信息咨询、软件设计等技术创新型服务企业;鼓励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创新等“四新”经济的培育和发展。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以莘庄工业区为主体,加强对张江高新区闵行园产业区块的的统筹规划和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细化功能分区,推进产城融合。
  莘庄工业区[含向阳工业园区、吴泾科技园(向阳南地块)]重点发展船舶及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重大先进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电网、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航天主导产业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两大领域为重点,重点发展卫星导航、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闵行开发区、闵行老工业基地(含发电装备基地和闵马制造基地)及马桥产业园重点发展重大装备、机电一体设备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
  莘庄工业区西区重点发展为低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莘庄商务区积极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三)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1.建设产业创新功能性平台。针对园区产业领域内高端创新要素相对比较缺乏的短板,加快研发机构等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在园区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园区企业与高校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联合创新中心,鼓励跨国企业在园区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来源,推动园区从生产到研发的转型升级。重点在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能源、新能源设备、新材料等园区优势产业领域,建设和完善一批高水平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服务推动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2.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政、产、学、研、资定期交流、沟通的平台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面向企业召开项目发布会和对接会。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领域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抱团作战”,促进进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打通从研发、应用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做强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
  3.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提升闵行区域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转化效能,在环交大、华师大周边建设科技园区,为交大、研究院所等本区域知识密集型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的载体和通道。促进本区域研究型大学、中央部门所属科研院所融入本地创新体系,提升张江高新区闵行园面向产业的知识创造创新能力。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实施,推动莘庄工业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推广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加速推动闵行园航天、船舶等军用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4.培育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强企业间的联动与对接,引进和培育一批行业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和服务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开放创新系统,培育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企业;鼓励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对接国家和本市产业发展战略,承担国家和市级技术创新工程;鼓励和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鼓励优秀科技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和各种公开市场挂牌上市,通过现代企业治理和股权融资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建设众创示范基地
  实施“大孵化”战略,完善“创业苗圃+专业孵化器+特色加速器+四新产业基地”载体链建设,大力打造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众创空间和产业基地。
  1.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区。在环交大、华师大周边区域,充分利用现有老厂房和闲置物业的改造,为交大、华东师大师生和校友以及区内高端研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提供创新创业载体,引进和集聚海内外优质创新服务机构、创业平台、创业组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草根创业”团队,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的功能平台、优质的创业服务、便捷的资源聚合,力争打造全市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紫竹创新创业走廊。
  2.建设莘庄工业区“创智公园”。在莘庄工业区沿沪闵路沿线,以春东路为主轴,北至银都路,中跨申旺路,南至申富路,东至沪闵路,西至春光路的区域,通过莘庄工业区整体回租相应小区,引进委托第三方机构,以老园区“二次开发”和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无围墙化、去园区化等方式,构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重点推进以创意社区、创意生活和创意消费三位一体新模式的“创智公园”建设,形成以文化创意园和人才公寓于一体的复合型科技创新基地。
  3.鼓励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加快推进航天科技军品转民品的技术成果开发与运用,以莘闵留创园国家级孵化器为主体,积极对接航天八院和中船重工等院所,建立航天民品技术产业孵化与加速基地,建设上海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储备一批军转民、民参军优质产业项目,培育一批与之相匹配、创新能力强、发展强劲的中小科技企业。
  (五)提升园区发展能级
  1.优化空间布局
  梳理产业区块的发展情况,优化闵行园空间布局,提高张江高新区闵行园的产出效益。积极推动张江高新区闵行园重点区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2.推进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园区成套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引导和促进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整合和集聚国内外的产业创新资源和要素,拓展产业服务功能和创新支撑能力,加强对产业创新的技术服务和支撑,推进具有闵行园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园区产业能级的提升。
  3.加速“四新”经济培育
  以闵行园大力发展和培育的智能装备、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3D打印等新兴产业领域为方向,以莘庄工业区、向阳园区、闵行开发区等为重点区域,大力建设一批有特色“四新”经济产业园,加速“四新”经济的培育。
  4.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
  通过推动闵行园区内的老工业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来提升园区经济的发展能级。争取市区联动,将闵行南部区域作为市属国资国企转型发展的改革试点和实践基地,重点进行规划部署。目前闵行老工业基地出现产业空心化趋势,需要市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和战略调整,加快市属国资国企转型发展的改革试点,推动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六)提升园区服务能级
  1.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加大对本区科技企业市场化信贷融资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通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获得获得市场化融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闵行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落户,构建系统化、社会化、市场化、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服务体系。以莘庄工业区为主体建设张江闵行园科技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园区企业的征信数据库,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及定期举行科技企业融资对接会发挥银企对接的桥梁作用,通过融资政策咨询、辅导、对接服务,解决园区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切实发挥张江高新区闵行园人才、知识产权、科技中介等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建设成果,培育和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和市场;一是大力提升园区的产业服务能力,依靠专业团队和市场力量,整合和集聚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建设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园区平台,集聚和发展优势产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二是聚焦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三是加快科技专业服务业的发展,以科技创新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和壮大科技专业服务市场主体,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着力提升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七)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围绕园区产业升级,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机制,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力争到2020年,闵行园内千名从业人员中拥有硕士(含)以上学历人数达90人以上。
  1.加快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利用莘闵留创园和重点企业等平台和载体,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创新型创业核心团队。支持企业参与“千人计划”、“浦江计划”、“优秀科技带头人计划”和“领军人才专项计划”等人才计划实施,力争到2020年,园区国家“千人计划”超过30名。
  2.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对闵行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大学、科研院所,依托相关骨干企业,搭建人才培养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构建重点领域人才实训基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到2020年,培训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内产业技术骨干、技能人才和成果转化人才0.6万人次以上,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创新水平提供人才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作用,理顺相关工作机制体制:一是充分发挥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管委会作用,统筹协调全区高新区各区块的功能规划及产业发展等重大事项。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管委会办公室积极对接市有关部门工作要求,监测各区块产业发展状况,承接张江示范区在闵行园的先行先试事宜;根据各产业区块的功能定位和产业集聚情况,通过“三委一局”评审机制把好产业项目准入关口,促进产业区块提升能级。二是充分发挥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对高新区产业区块的统筹作用。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统筹闵行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以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统筹高新区产业区块中镇属104的开发建设,细化各产业区块的功能定位,联动开发,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二)完善监督考核,注重发展绩效
  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管理委员会加强规划实施的督促落实,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管委会办公室通过园区月报和年报工作检测各区块的发展质量,每年发布年度报告,对未能达到规划平均指标的相关区块实行动态监控,并根据需要适时提出优化调整张江高新区闵行园的报告。
  (三)完善管理机制,推进行政审批权限下放
  继续大力推进闵行园承接市、区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工作。设立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强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在莘庄工业区集中工商税务、人社规划、城建绿化、金融、海关、商检、出入境等行政管理资源,实现“一站式”便利审批服务,实现“园内事园内结”。
  (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慧园区建设水平
  加强园区基站、无线宽带等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园区通信环境和设施水平。以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通过将园区数据汇集到数据服务平台,创新园区管理运营模式,优化园区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提高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五)推进产城融合,加强区镇联动
  协调推进各产业区块的周边街镇加强统筹规划和联动开发建设,通过加强人才公寓配套等公共设施建设来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形成产城融合、联动共赢的发展新格局。通过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新能源汽车租赁等多种交通设施配套,解决园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提升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的公共交通便利水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内部平台,不对外开放。st_fund@163.com ( 沪ICP备20200314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