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两部委已安排财政资金40多亿重点支持部分“小巨人”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30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主题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海林、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二级巡视员(副局级)舒朝晖、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孟燕出席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帮扶中小微企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工作情况。 梁志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 梁志峰 随着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工作的完成,梁志峰指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非常踊跃,一共有1.3万家企业申报,经省(市、区)初审和工信部审核,目前已完成公示,后续还有一些程序。公示的4300多家企业,从规模看,中型企业占比44%,小微型企业占比56%。从类型看,民营企业占比84%,国有企业占比9%,合资和外资企业7%。根据初步分析,这些企业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创新性强,研发投入高。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4%,平均拥有I类知识产权16项、发明专利14项。 二是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企业从事细分领域时间均为3年以上,其中10年以上的3000余家,是强链补链固链的生力军。 三是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近两年,企业户均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增长态势明显。这是在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工信部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汇聚各部门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一是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涵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专精特新企业的评定,首次有了全国统一标准。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精准有效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工信部和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了部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已累计安排财政资金40多亿元。联合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工具,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家。(注:2021年初,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是不断创新培育举措。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月”“一起益企”等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不断创新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赋能。 四是逐步优化培育环境。工信部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纳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地方从重视企业规模转向重视创新,36个省区市(含计划单列市)累计安排超40亿元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说点什么...